南京配资公司_股票配资入门_股票配资正规

南京配资公司_股票配资入门_股票配资正规

股票配资入门 你的位置:南京配资公司_股票配资入门_股票配资正规 > 股票配资入门 > 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中国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际创新

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中国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际创新

发布日期:2025-04-11 21:48    点击次数:198

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中国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际创新

导读:全球多地积极探索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股票杠杆如何操作,积累了包括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作者|王遥 傅奕蕾 周洲「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王遥系院长」

生物多样性金融作为全球可持续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正在加快显现。从增加保护性投资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项目的公益性较强、周期长,对财政形成较大压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对于缩小融资缺口显得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丧失是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其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其他环境问题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风险网络,向产业或地区发展传导,造成经济损失,进而引发连锁金融风险。为此,金融体系应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防范。当前,全球多地积极探索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累了包括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开发性贷款是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资金来源

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贡献了大量的资金与经验,这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周期长、公益性强等特点有关。同时,开发性金融机构也正在依托其国际影响力,提高银行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度。以下以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与泛美开发银行为例。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正在持续通过贷款、捐赠的方式为全球多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性较大的行业提供长期贷款,并与欧洲融资伙伴、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合作,撬动其他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项目。

泛美开发银行主要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生物多样性保护信贷和“债务换自然”机制等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融资,并通过“融资+融智”的方式,增强部分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例如,泛美开发银行确定的“亚马逊永久计划”(为亚马逊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整体伞式计划)共设计了191个项目,共同形成对亚马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2023年该计划项目组合的融资额已发展到42亿美元。此外,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泛美开发银行还与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民间社会、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以及私营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扩大融资以及共享知识。

基于供应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融资具有启发意义

基于供应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融资实践对构建商业可持续的融资模式具有启发意义。以荷兰合作银行的融资创新为代表。

荷兰合作银行正在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展开合作,旨在通过供应链开发新的收入模式以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在合作中,荷兰合作银行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的农场主提供低息贷款,农场主则将贷款资金用于建设生态友好型的农业设施,比如,安装可以减少对野生动物形成干扰的围栏,建设小型湿地来处理农业废水等。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农场主签订合同,规定如果农场主达到一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要求,将给予其更高的牛奶收购价格。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则为农场主提供专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指导,如为农场主提供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种植建议等。通过该种模式,农场主按照三方合作的要求对农场进行了改造。项目开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显示,一些农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分在合作后的一年内提高了20%。

创新债券还款来源,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

在债券市场中,除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将债券利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挂钩的债券,部分金融机构开始通过创新债券还款来源的方式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例如,国际复兴开发银行2022年发行了1.5亿美元用于犀牛保护的“犀牛债券”,五年期满后,该债券的票息将被继续投入犀牛保护区,而不是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除拿回本金外,主要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获得一笔“效益支付”,该笔资金来自全球环境基金与实际保护成效挂钩的拨款。“效益支付”额度最高可达1376万美元,但具体金额取决于债券期限内黑犀牛种群数量的增长率。

该模式一方面利用多边发展银行优秀的信用评级降低了风险、确保了投资者本金的安全;另一方面引入捐赠款项,以解决保护项目缺少稳定收入的问题。类似创新债券还款来源的案例还有西班牙银行发行的生物多样性债券,投资者通过碳税、政府预算和捐助等多种渠道形成的资金池获得投资回报。

“债务换自然”机制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期融资

处于探索中的“债务换自然”机制也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作用。以伯利兹海洋保护债务转换为例,在该项目中,大自然保护协会与伯利兹政府完成了3.64亿美元的债务转换用于海洋保护。

在该机制下,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一个子公司提供了3.64亿美元蓝色贷款,用于资助伯利兹政府以45%的折扣回购其发行的全部“超级债券”,其中瑞士信贷通过发行债券资助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子公司发放蓝色贷款,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为蓝色贷款提供了政治风险保险。伯利兹政府承诺实现海洋保护目标,并将部分融资节省的资金在20年内用于保护工作。

该机制具有显著的创新性,但往往涉及多方主体,协调难度大,缺乏统筹协调与共识反而可能进一步提高交易成本,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债务国在承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后,实际执行效果将会受到国际政治关系、道德风险等因素影响,在缺乏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情况下,如何确保资金被真正有效地用于保护工作也面临现实挑战。

多元化基金调动更多资源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生物多样性金融中,基金的形式较为多元。例如,设立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性公约下专门用于支持公约目标实现的基金就包括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为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是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要求由全球环境基金设立的,用于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该基金于2023年在第七届全球环境基金大会上启动,旨在帮助各国加强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治理和资源动员等,包括利用混合金融工具撬动私营部门融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可以接受来自公共部门、私人和慈善组织的捐款,基金的目标是将20%的资金用于支持由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主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截至2025年1月18日,该基金已从11个国家募集捐款3.79亿美元。

一些市场化基金利用金融机构资金、社会资本等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鉴于市场化运作的定位,相关基金不仅投资于保护活动,也投资于满足一定要求的商业项目,以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

部分市场化基金的设立离不开一定的公共资金所发挥的撬动投资作用,如全球珊瑚礁基金(GFCR)主要通过两种金融工具运作,即GFCR联合国基金和由私营部门主导的GFCR股权基金。其中,GFCR联合国基金由一个联合国全球团队管理,由GFCR的合作伙伴提供赠款、技术援助和优惠融资;GFCR股权基金由私募股权基金——飞马资本顾问公司(Pegasus Capital Advisors)管理,主要投资于商业项目和公司,被纳入投资范围的项目和公司的商业模式有益于减少对包括珊瑚礁在内的沿海栖息地的威胁与压力,同时,基金还可投资于支持创新、可复制和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如投资渔业、水产养殖和农业、生态旅游、废水处理、废物分类与回收,以及所支持目标领域的技术等。

此外,部分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基金主要将“有益于自然”作为投资的重要标准,如哥斯达黎加生态企业基金,该基金综合利用夹层、准股权和长期债务工具,将资金投向再生农业、农林复合经营、可持续水产养殖、生态旅游、认证林业以及其他新兴的对自然有益的项目。

融入巨灾保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风险保障

从全球案例来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保险服务常与巨灾保险体系相联系。以墨西哥巨灾保险为例。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的巨灾保险为160千米长的珊瑚礁提供保护,如果风速超过特定基准的风暴来袭,保险赔付资金将被用于资助由专业珊瑚礁保护队开展的珊瑚礁恢复和修复活动。类似的保险还有印度尼西亚的珊瑚礁保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保险与风险融资机制和瑞士再保险合作,并联合印度尼西亚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开发指数/混合型保险产品解决方案,以此降低低收入沿海社区面对气候灾害的脆弱性,从而建立一种灾后修复珊瑚礁结构的机制。

此外,部分保险公司也在通过机制优化推动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减量管理。以菲律宾的红树林保险为例。当地保险公司会将部分基于红树林收取的保费支付给第三方,并要求第三方为红树林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通过前端风险减量管理的方式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

相关思考

从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际实践来看,当前专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活动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其中的趋势或创新做法对我国仍有借鉴意义。一是从资金类型来看,公共资金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公共资金不仅包括财政资金,还包括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提供的中长期资金。二是从资金结构来看,单一类型的资金难以形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支撑。一方面,从全局来看,需要充分发挥信贷、债券、保险、基金等不同类型资金的优势,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形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广泛有利的支持;另一方面,就单个项目而言,也需要通过不同工具的组合、不同金融机构优势的发挥,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三是从资金的投向来看,挖掘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商业机会,实现商业投资和公益性投资的相互促进,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 张黎黎)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Powered by 南京配资公司_股票配资入门_股票配资正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